2007年7月23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走进消防“飞虎队”
本报记者 曹志男 文 王志浩 摄 通讯员 王臻

image

  高空救援、地下救援、处理化学危险品事故……哪里最危险,哪里就会出现消防特勤队员的矫健身影。“八一”前夕,记者走进了杭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,体验这支特别能战斗、被人称为消防“飞虎队”的骄傲与艰辛。

  苦练“蜘蛛人”
  “注意保持平衡,不要怕高!”两幢6层高楼之间,特勤队员小周在战友的配合下,利用救护绳,像“蜘蛛人”一样缓缓降至地面。他迅速将一名“被困人员”与自己固定在一起,楼顶的特勤队员随即往上拉绳。几分钟后,“被困人员”顺利获救。
  这样的救援叫立体空间救护。烈日下,小周橘黄色的救护服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。排长铁广锐说,立体空间救护要求队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,并配合默契。
  “特勤救援常跟高空环境打交道,但我们的战士绝对不会有恐高症。”铁广锐告诉记者,新队员进门就要上一堂锻炼心理素质的必修课:气垫逃生训练。“先从2层楼往下跳,不怕了再从3楼跳,依次上升。”铁广锐笑着说,他第一次跳时,在楼上磨蹭了半天,还是闭着眼睛跳的。战士们都这样磨练出了一副好胆量,真正上场时,心如止水、身比豹捷。

  操控台有13个摇杆
  立体空间救护训练结束后,队员们开始挂钩梯训练。这时,记者被车库里的抢险救援车辆所吸引。那里,驾驶组组长俞岳兴正和队员一起训练器材操作。
  “DECK GUN CAFS,是泡沫车的泡沫炮开关,千万不要记错。这几个旋纽是调节压力的……”在一辆A类泡沫车的操控台前,队员们围着俞岳兴仔细地听着。记者仔细数了数操控台,上面光操作摇杆就有13个。
  A类泡沫车的边上停着一辆45米登高车。记者发现,这个大家伙居然有两个操控台,看起来还要复杂。
  “操作中即便是按错一个按钮,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救援的失败!”俞岳兴告诉记者,特勤大队往往最先配备先进的救援器材,为了让每一件器材在抢险救援发挥最大功效,他和队员们每天都要一次又一次地操练。

  早晚各跑一次5000米
  在车库的隔壁,特勤队员夏健伟和杨丽军正在练习穿戴重型防化服、隔热服等特殊作战服。“一套重型防化服有25公斤。”一班班长徐行成一边帮小夏戴“头盔”一边告诉记者,良好的体能是特勤队员的基本功。
  记者了解到,特勤队员每天早晚均要跑5000米,比其他消防队员们多跑一倍。
  “达标时间是20分钟,但一般我们的战士都能跑进18分钟,最好的能跑进16分钟。”徐行成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,正是这样的锻炼,让他们在一些危险的抢险救援中始终保持充沛的体力。
  记者离开杭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时,炙热的太阳已缓缓西下。夕阳下,战士们还未归营。从他们身上,记者感受到一种庄重的责任感、使命感。当群众身处危难,他们就是生命的希望。